这本书并不是给和尚看的,而是禅道对于现实生活的应用。
- 禅的本意是如物之所如去观物的本身,让一切自来自去。只要你不为杂念所动,它们就会逐渐平伏下来。
- 知道生命短暂,所以尽情去品味每一天、每一刻,这就是“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的人生。有一百年可活固然美好,但只有一年可活也同样美好。
- 叩头是严肃的修行。以这种精神叩头的话,那么所有的戒、所有的教法就都会内化成为你的一切。
- 哪怕是不可能的,我们仍然非去做不可,因为那是我们的真实本性希望我们去做的。事实上,可不可能并不是重点。
- 心的平静不意味着你应该什么都不做,真正的平静应该在活动中寻找。所以,我们说:“在不动中寻静容易,在动中寻静难,但只有动中之静才是真正的静。”
- 人们和所有的众生都有着活跃的本性。只要我们活着,就总是在做某些事情。但如果你想:“我正在做这件事情”“我非做这件事情不可”或者“我必须达成某个特殊目标”,那你就什么都做不成了。所以,做饭时应该腾出宽裕的时间,心无杂念,不期待些什么,只管煮饭就好!禅不是某种兴奋,禅只是全神贯注于我们一般的日常事务。如果你以“无所成”的心态去做一件事,它就会包含正面的素质。相反的,如果你投人一些特殊努力去做一件事,它就会多出一些不必要的、多余的成分。
- 我们的活动会被某些先入之见的阴影所笼罩,这些痕迹和阴影使我们的心变得复杂异常。当我们带着一颗复杂心做事,我们的活动也会变得十分复杂。也正因为他们想要同时抓住许多鸟,结果一只也抓不到!
- 只要你的修行是建立在贪念之上,只要你是以一种理想主义的方式来坐禅,就不会真的有时间去实现你的理想。因为你的眼睛总是看着前面,你就会为未来的你牺牲掉现在的你,最后只落得一无所得。
- 当我们忘掉自己,我们就会成为存在(亦即实相)的真实活动。了悟这个事实以后,这个世界将再也没有烦恼可言,而我们也可以毫无烦恼地尽情享受生命。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要了悟这个事实。
- 一般来说,我们都喜欢从各种管道搜集信息,以为这是增加知识的方法。但实际上,这种方法到头来往往让我们落得一无所知。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应该只是搜集信息,设法增加知识。与其搜集一堆知识,你更应该反过来把自己的心清理干净。心一旦清干净了,真正的知识就是你已具有的。我们不该对任何特别的东西感兴趣,如果你想充分欣赏某个事物,就得先忘却自我,像漆黑夜空接受闪电的态度一样来接受它。我们必须忘掉一切既有想法,一刹那接着一刹那去发现一些相当新颖而且不同的东西。这是我们活在世间应有的方式,所以我们说,真正的了解来自空性。整体的存在并不是万物的总和,整体存在是不能切割为一部分、一部分的,它总是在当下,也总是在作用,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开悟了。
- 但只要你还被一些成见或习性困住,就无法如实地以万物的本然面貌去欣赏它们。专注意味着自由,所以你的努力应该不指向些什么,你应该专注于“无”。
- 但是对学禅者而言,一株在别人看来毫无价值的野草就是一座宝库。抱持这种态度,不管你做什么,生活都会是艺术。每一刹那都专注于你的呼吸,专注于你的坐姿,这就是真实本性。除此之外,“禅”别无奥秘可言。